武晗

1948年11月2日,沈阳解放。工人们翻身做了主人,挑起恢复发展生产的担子。其中,也涌现出很多劳动模范。

沈阳第三机器厂以往加工一个塔轮需要八九个小时,而在赵国有钻研创新的工作信条下,硬是将时间缩到了50分钟。1950年9月,赵国有参加了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大会,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赵国有出身贫寒,1946年进沈阳第三机器厂做工人。解放后,沈阳工业开始复兴。赵国有和工友们听说沈阳第四机器厂加工一个塔轮只需四个小时,于是前去拜访学习。他回来后加班干,最快用6小时车出了一个塔轮,后来经研究改进,又将时间缩短到5小时。不久,同厂工友向他发起挑战,看谁能创新纪录。赵国有毫不犹豫地迎战,下班了还继续干,最后索性把铺盖卷搬到厂里。角逐之间,赵国有的干劲越来越大。后来,有一位老工人对他说:“小赵,你年轻,身强力壮,可以拼体力。我老了拼不过,咱们要凭手艺创造新纪录,才是真本事!”老工人的这番话,给赵国有很大的启发。从此,他开始转变思维,用脑子干活,而非靠蛮力。时刻考虑用什么办法能创造更高的生产纪录,才创造了后来50分钟车出一个塔轮的奇迹。

东北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逐渐落后于沿海地区。因此,国家也相应提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加大资金投入。国家给予补助是一方面,同时也需要更多像赵国有这样的工人,精益求精,不惜花费时间和精力,反复改进产品。

当下,市面上不乏出现国产商品质量低或造假的现象,消费者屡屡投诉,媒体随之曝光。相比之下,国外商品受到消費者的追捧。这种现象值得反思。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但制造大国不等于制造强国,想摘掉那些负面标签,还需要企业工人不懈努力。

“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尽管很多工作已不需要人工完成,但依旧需要劳动者追求品质提升,提供重要的保障与服务。追求精湛的技艺,不断打磨专业技术,才能树立良好的口碑,铸就品牌,践行实干、执着的“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