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淘商业 » 种子 »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冀张薯226一级种薯招商网

  • 发布日期:2018-02-07 15:01
  • 有效期至:长期有效
  • 浏览次数829

土豆不结薯那是咋回事

近日河北平原地区商品马铃薯正值收获时期,有几个种植户打来电话咨询同一个问题。就是在收刨过程中发现一些地块儿有部分植株出现异常现象,主要表象是土豆秧长势强壮,地下未形成薯块;仔细观察地下匍匐茎未成薯而窜出地表形成枝条。在马铃薯栽培上叫做“窜箭”现象。如下图:

匍匐茎窜出地表

匍匐茎未形成薯块窜出地表形成地上茎,其地下部分继而产生次生的二级匍匐茎,次生匍匐茎形成薯块数量很多,商品率极低,这就是“串儿薯”现象。如下图:

次生匍匐茎生成的“串儿薯”

这到底是咋回事?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马铃薯植株的形态结构和生长特点。

马铃薯的植株分地上和地下两部分。地上部分有地上茎、羽状复叶、花蕾和果实;地下部分有地下茎、根、匍匐茎和块茎。

地上部分所结的果实是马铃薯的生物特性,结果与否与品种和外界环境条件相关联,同一品种不同年份和同年份种植时间早晚均会影响到是否开花结果。

我们栽培马铃薯所获得的产品是地下所产生的块茎。块茎是由匍匐茎顶端膨大形成,它们具有地上茎的很多特性。匍匐茎、块茎和地上茎可以说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并能够互相转化。例如地上叶腋处的侧枝可形成气生薯块,覆土较浅的薯块顶芽也常常长出带有绿叶的枝条。

匍匐茎着生在地下茎的茎节部位,是茎节上的腋芽匍匐生长的侧枝。马铃薯性喜冷凉,是喜欢低温的作物。其地下薯块形成和生长需要暄松透气、凉爽湿润的土壤环境。最适合薯块形成和膨大的温度是16~18℃,夜温达到23℃和较长的日照时间,则薯块难以形成。

综上所述,今年春、夏的气候特点是最不适合马铃薯生长的(较常年减产20%左右),同时也对其他春季作物的生长有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初春的长期低温使小麦的返青和马铃薯的出苗较常年后推半月,出苗后的几次晚霜使马铃薯幼苗不同程度受冻,致使整个生育进程不断延后。五月份的气温骤然升高,对马铃薯薯块形成最为不利。匍匐茎顶端刚刚开始膨大时,若遇上过高气温,以及高温、干旱等不利因素,则会造成匍匐茎过度伸长窜出地面形成叶枝,出现上文所说的“窜箭”现象。

了解了马铃薯植株的形态结构和生长特点,在栽培过程中我们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尽早播种:在土壤化冻后尽早整地施肥播种,使马铃薯的整个生育过程尽量处于相对冷凉、气温较低的季节。

2.注意培土厚度:一般培土厚度不低于12厘米。若播种时覆土厚度不足,出苗后随苗生长培土一、两次。覆土太薄地温变化剧烈,较厚的土层可使结薯部位保持相对均衡的凉爽土温。

3.追施氮肥不宜过晚:氮肥有利于茎的伸长。追肥太晚,过量的氮肥均不利于匍匐茎的膨大,影响薯块形成。

 
[ 淘商业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留言咨询
0相关评论

 
联系方式

您还没有登录,请登录后查看详情

 
该企业最新淘商业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16006007号-1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