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舌电影创始人何君-审美升级的毒舌电影对泛娱乐营销同样 挑剔

张亚斌

超级影迷,辞职创办“毒舌电影”

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毫不忌讳粗口、时常散发出满满直男气质的“毒舌电影”的主持“毒sir”,幕后之一却是位漂亮女孩,80后何君,圆脸,中长发,幽默风趣。

“出道”之前,何君是南昌大学新闻系宅女一枚。放暑假时,她可以靠着家旁的影碟出租店过完两个月的悠悠夏日。“隔几天就去租碟,回来就看,从以周星驰为代表的港片开始,什么奥斯卡获奖电影、好莱坞大片都看。”何君大量看片,直到对维姆·文德斯、拉斯·冯·提尔等欧洲文艺大师的作品也兼容并包。到了大三,她去了刚刚创刊的《21世纪环球报道》实习,做文娱口。一去就遇上了威尼斯电影节大专题,忙得不亦乐乎,从中学到不少东西。

2000年大学毕业,何君冲到上海入职了《东方早报》。4年后,她又投向当时正如日中天的“门户”网易。接着又去了“手机上网第一门户”3G门户网站。周刊、报纸、门户、移动互联网,她一一试过。到了2013年,用户达到3亿,3G门户每个版块都被要求创建相关。背着这样的任务要求,“毒舌电影”便在何君负责的娱乐版块应运而生。

2013年6月初,在的世界里,她和伙伴陈植雄发出了第一篇推送“毒sir荐片”。文章不到一千字,没有花哨的言语笑话或表情图片,只推荐了获凯撒奖的法国动画电影《艾特熊和赛娜鼠》。之后,又评论了现象级的国产片《中国合伙人》,以及创造世界性声誉的法国文艺电影《爱》,很快就积累了5万粉丝。

2014年,眼看大门户时代已经日渐式微,何君对陈植雄说:“干脆一起去创业吧,反正也不会更糟,不如光着膀子去拼一拼!”何君擅长规划,陈植雄喜欢磨细节,这就好比监制和导演,是一对挺好的组合。就这样,两人一拍即合。这年11月,他们辞职创业开始专门运营号“毒舌电影”,当时没有收入,没有投资方,但何君对“钱景”却信心满满。

她说,即便你是个重度电影爱好者,一天看一部电影,这辈子能看完2万部电影也算大牛了。但是,IMDb(互联网电影资料库)收录的电影就已超过200万部了!这还不包括大量未被收录的,那么问题来了:一方面,人生短暂,你必须把时间用在看最牛的电影上。另一方面,垃圾太多,你可能一生都在躲避烂片的努力中度过。这样,“毒舌电影”的价值就凸显出来了,它能让观众避开垃圾看好片,这样既能省不少钱还能节约时间。多棒!

对于如何经营,何君也犹豫过:是像前辈媒体一样收取片方的宣传费,为泥沙俱下的红火市场辩护?还是面向最广大的往往也是最迷茫的电影观众,走收益前景不定的“用户路线”?

“毒舌电影”成立之初,创始团队也想过是否凭借过去的资源人脉,到北京各大影视公司“拜码头”,先保证自己的生存。但是当何君算了一笔著名的电影营销账之后,便放弃了这个想法。

靠影视大佬这条路不通,真正服务好用户才是关键,唯一的方法就是提供优质的内容!

犀利差评,消灭一切烂片

何君的合伙人陈植雄挺逗的,他喜欢看王朔和余华的书,风趣,大胆,有点儿自恋,自命为最广大电影观众最平凡的老朋友。平时,喜欢给影迷推荐稀奇古怪的偏门小片,同时刺痛背景雄厚的国产劣制。比如,对某部明星云集的国产电影,他们愤怒地指控:“毒sir看了后,吐血三丈。五彩斑斓的屎还是屎!”并痛心疾首地形容:“整个故事就像狗熊冲进玉米地,东啃西咬,毫无章法,一塌糊涂。”

何君说,只有独立才谈得上可信。“当你像一些影评人那样收了红包对一部电影手下留情的时候,你有什么立场去批评另一部电影呢?连你的赞美,在别人心里也是打了折扣的。”

当时,“收红包”“写软文”几乎成为影评人最重要的收入来源,一些发行方在上映前往往会请影评人写评论,结果电影被吹得神乎其神,观众花了钱走进影院才发现片子很烂,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其实早在门户网站工作时期,何君就已看到,很多媒体已经变成了电影公司的宣传工具。正因为如此,真正站得住脚的推荐变成了稀缺品。

有了“说真话”这种热血又稀缺的本领,“毒舌电影”的骄人业绩开始成型:在8个月内,团队没花一分钱宣传、没做一场活动,便达到了增加50万粉丝的惊人业绩。“毒舌电影”每天固定推送3篇左右的文章,其中最主要的内容是帮用户鉴定电影品质。对电影发烧友来说,哪些片子值得一看,有了一个风向标,这个无疑成了“神器”。

在彼此眼中,何君和陈植雄都是热血影痴,有时候还犯“轴”。两人会因为意见不合而吵架,也能很快坐在一起开心喝酒,那份默契始终都在。

何君说,一篇制作时间低于6小时的稿子,不会是一篇好作品。并且,他们坚持每篇稿子至少要改3次。作为“毒舌电影”的一大亮点,文中的动态图往往能让用户产生共鸣,“秒懂”某句话所表达的意思。搭档陈植雄常常会为了一个动态图,专门去看一部片子,从中抓取想要的画面。

敢说真话,而且说得毫不避讳是“毒舌电影”的招牌,在《有一种电影,十有八九是烂片》一文中,毒sir明确表达了自己对于游戏改编成电影的态度——“按照过去的经验,游戏改编电影,十有八九毁童年”。

2015年11月初,“毒舌电影”受邀前往美国拉斯维加斯,参加电影《007:幽灵党》的美国首映礼,比国内观众提前一周先睹为快。即便如此,何君和陈植雄并没有为该片留什么情面,他们推送的一篇影评,标题就是“虽然被邀请首映,但我还是得说这部007不咋的”!

美国之行的另一项议程,是应邀探班张艺谋在洛杉矶的新片《长城》。这一次,除了揭秘电影的制作内情,毒Sir一针见血地指出,“在商业体系,纯粹的中国故事,从未走出国门”;而面对老谋子近年来的争议不断,又直言“我们看到少数类型片的商业成功,但几无稳定发挥的商业导演”。国产电影的痛处,被一击即中。

作为“老板娘”,何君更细致地确认了毒sir的犀利路线:非学院派,永远与大众站在一起。不要为了骂而骂,要一五一十地解析烂片中的毛病,而不是用段子性的东西去消解它。

也正是领教了何君一贯的“毒舌”之风,“毒舌电影”运营仅半年,可口可乐就率先找上门来,要求做广告。

自媒体品牌估值亿元

何君和搭档有句口头禅,“消灭一切粗制滥造的烂片,只对好电影负责。”对于某些口碑尚佳,排片吃亏的电影,毒sir也在文章里更直言不讳,“我要做免费的水军!”

2015年8月,“毒舌电影”曾连发3篇推荐《烈日灼心》的文章,让影片发行方都惊喜异常,甚至主演邓超也主动转发文章到自己朋友圈。好电影免费也推荐,不好的片子给钱也不发,“不能砸自己的招牌”,这是何君的立场和底线。

2016年春天,最火爆的电影非《疯狂动物城》莫属。此前何君就了解到,该片耗时长达5年,2年时间里剧本经过17次推倒重来,画了19万张分镜头,80%被丢进了纸篓。她和陈植雄都被导演的“工匠精神”所感动。“毒舌影评”4次推荐这部电影:“不夸张地说,迪士尼献出了最复杂的建筑与动物群像……丰富的细节让人目不暇接,简单说,连广告牌都有戏。”

最终,该片在中国的累计票房突破15.5亿元,连出品方都承认,其中就有“毒舌电影”的功劳。

考虑到大众的观影口味,“毒舌电影”关注的主要是新片和经典片。当然,有时也会兼顾一些小众的需求,比如做一些电视剧或者恐怖片的题材。

至于如何评片,完全取决于电影的质量。何君说,“过去影评人的姿态是,我比你提前观影,我来告诉你好不好看,好看在哪里,镜头转接、蒙太奇手法用得好不好。但是现在,用户已经不需要这些了。”她认为自己输出的是干货,并且不是那种特别“高、精、尖”、让人看不懂的东西。“我们常用的一种标题叫‘看XX片之前必须知道的XX件事,比如007最新一部要上映了,它之前已经有的那么多部,我们会把整个来龙去脉全部给你整理一遍,让你知道更多的细节,这样,用户在观影时会觉得自己看懂了,因为之前有了很多铺垫。这会帮助用户升级观影体验。”

现在,负责“毒舌电影”内容生产的团队有7人,每人分摊关注不同的媒体。上班时先是报选题,然后分工合作去找资料,盯着国内外各个网站,搜索最新的电影信息,有的负责微博、有的负责YouTube、有的负责Twitter……一篇稿件的成稿时间都在 6~8个小时甚至更长,再经过几道审稿,最后统一由毒sir 审核把关修改推送。

别看一篇文章只有几千字,但段落设置、哪里插图、图片怎么摆放、什么时候放视频、多长时间为宜,都要反复测试,以求达到最好的阅读体验。

一般的打开率是3%,达到10% 的可谓极品,而“毒舌电影”的打开率目前已经超过了35%。

除了,“毒舌电影”还以内容提供商的身份,进驻今日头条、网易、腾讯等多家新闻客户端,粉丝总数已达百万,加上,毒舌电影积累了200多万粉丝,它在电影类订阅号中排名第一。

从给起名字到商业模式的确定,从内容规划到内容分发、IP的打造,你都能看到“毒舌电影”的专业性。这背后是毒sir老板娘何君的职业化运作。“说到底,它的成功还是靠好的内容:持续提供良心的、站得住脚的电影推荐和解读。这东西,没有技巧,也不可复制,唯有不忘初心。”

2016年春节前,“毒舌电影”已完成首轮融资,估值超1亿元人民币。有趣的是,它还受到世界500强企业的追捧,到5月初,何君和搭档已经有了可口可乐、雀巢咖啡、通用汽车、平安保险等众多高大上的合作伙伴。

美女何君和男闺密陈植雄用独特的“人格魅力体”,打造了目前国内影视领域人气爆棚、最具影响力的娱乐。他们推掉了大部分电影出品方的生意,拿着快消品牌、汽车品牌的钱,继续有节操、有身段地吐槽着电影。尽管推掉的生意比赚到的都多,但从长远来看,这是更高级的生意头脑!

责编/樊婷

E-mail: fantingbl@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