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鲍海英

这是一个盛产专家的时代。有真专家,也有伪专家,他们有时候发表的观点,相当“雷”人,“雷”人的背后,人们就开始质疑他们,专家的品德和精神哪里去了?

确实有非凡的本领,方可成为专家。人的本领,不是天生的,专家之所以成为专家,除了要有高尚的品德外,学习精神更为关键。史载,孔子曾向师襄学习鼓琴。他把一首曲子练了十天,也没有请老师教他别的曲子,老师主动对他说:“你可以学别的曲子了。”孔子说:“我会弹它的旋律,但还没有掌握它的技巧。”

过了几天,老师说:“你的技巧不错了,可以学别的曲子了。”孔子说:“我还没领悟它的作曲用意。”又过了几天,老师说:“你领悟用意了,可以学别的曲子了。”孔子说:“我还没想象出曲子描写的人长得什么样子。”

再过了几天,孔子说:“曲子里面有严肃沉思的意味,也有志向远大的意味。我可以想象它所描写的人了,这个人长得黑黑的,瘦瘦的,高高的,眼睛像牧羊人一样在张望,好像是统治四方的君王。除了周文王还有谁能表现出这样的风范呢?”

师襄听了孔子的这番话,立刻走下老师的座位,向孔子鞠了一躬,说:“我听老师说过,这首曲子正是《文王操》啊。”《文王操》是歌颂周文王的乐曲,而孔子可以在演奏中一步步地提升水平,由旋律、技巧、用意,再到想象其中人物的相貌。孔子钻研学问的这种精神,最终使他可以娴熟五经,精通六艺,然后集齐大成,成为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享誉全世界。

看看古代专家钻研学问的精神,以及他们坚持真理的崇高品德,再看看我们今天的某些专家,他们为什么不像专家,大概因为追名逐利,心态过于浮躁,学问做得不深,观点让人大跌眼镜,不敢苟同,不得不让人质疑,他们缺少了专家应该具备的品德和精神。

【原载2016年9月11日《中老年时报·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