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希涛

A

上世纪80年代,我在《中国城市导报》当记者,受报社委派,曾去闻名遐迩的“五金之都”浙江永康采访……

永康境内有座方岩,丹霞地貌,孤峰突起,险峻华美,陡壁似斧砍刀削一般……這天,我在当地文友的陪同下,登上了这座山。方岩,顾名思义,是一座见方的山峰,峰顶平坦,有座唐代古寺。寺中供奉着一尊宋代清官———胡则(毛泽东曾有过关于这位清官的谈话)……千年“胡公大帝”,香火一直很盛。

文友陪我在“天街”上漫步……他指着山下一处方位对我说,那儿有个叫“双门村”的村庄,庄上出了个作家,叫鲁光。

“鲁光?可是以一篇《中国姑娘》的报告文学,轰动中国文坛的鲁光?”……

“是的,正是此人!”说到鲁光,文友额上的两道浓眉,宛若游龙在舞动……他告诉我,鲁光从双门村起步,读书东阳,问学上海,工作北京……他是此地土生土长的人。

是夜,在县府招待所的灯光下,我打开当地文化部门编印的刊有鲁光介绍和《中国姑娘》的小册子,又一次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

B

“人们把体育比喻为一个民族精神的橱窗,那么,就让我们打开中国女排这个小小的窗口,看一看我们中华民族应有的精神风貌吧!”…………

《中国姑娘》,这篇荣获全国第二届优秀报告文学奖的作品(排名笫一),为我们真实地塑造了两代排坛精英的群雕。作品中出现的女排队员如郎平、孙晋芳、曹慧英、杨希、梁艳和教练袁伟民等人物,无不个性卓然,形象活脱,连人物语言的声气也迥然有异……而生动的故事和真实的细节,更让人过目难忘。

请看那个“要球不要命”的曹慧英,那件挺远挺远又让人忍俊不禁的往事……

“她还不到16岁,已长到1.77米的个头。在乡村里,每次走亲戚、赶集,都招来乡亲们好奇的目光。她那忠厚老实的父亲可犯愁了,心想,一个闺女家,手长脚丫大,再这么一个劲地长下去,怎么得了!想来想去,终于想出了一个并不新奇的老办法,裹脚!”

“裹脚?”曹慧英一听,乐得腰都笑弯了。一个高高大大的姑娘,配上一双“三寸金莲”,那成什么怪模样了呢?她嗔怪地对爹说:“你也不琢磨琢磨,如今是什么时代了,还兴这个……”

多有趣!“裹脚”,也只有从小在土坷垃里拋食吃的庄稼汉,才想得出来。

再看那个长相酷似日本电影明星《绝唱》里的女主角山口百惠的杨希,“起先400米的跑道跑一圈,臉就苍白,喘不上气来……但她坚持跑,星期天别人睡懒觉,她也早早起来跑……最后,竟能一口气跑下17圈……”怪不得她能在日本引发“杨希热”,有这底气,才让人信服。

还有那个“冷酷无情”的教练袁伟民,练得姑娘们都恨不得上去“咬他一口”……可正是这位训练场上的“无情人”,在赛场上,在国际舞台上,在一连串翻江倒海的搏斗中,才让中国女排的姑娘们擦干泪痕,绽放笑脸,笑到了最后……

《中国姑娘》发表于1981年,写于中国女排首次夺冠之前。鲁光沿着中国女排的足迹,记录了她们遭受挫折的苦闷,夺得胜利后的欢乐和激荡,在她们心中对祖国、对人民的挚爱……这是一曲振奋人心的搏斗之歌,它的主旋律,就是祖国的荣誉高于一切。

情节生动,文笔朴实,抒情意味浓烈,富有生活情趣……是鲁光的作品,把我带进了甜美的梦乡……

C

之后,我又去过永康,思念情切,多想见到鲁光呵……这期间,我又读到他的《中国男子汉》(获笫四届中国报告文学奖),还有《沉浮庄则栋》等作品……但不久,他便从文坛蒸发了。

十多年后,画坛冒出个鲁光,接连在中国美术馆、中国画研究院、北京荣宝斋、宁波、金华、烟台、澳门、台湾、新加坡、日本等地举办个展和联展……荣获过华人艺术大展金奖、现代中国水墨画特别优秀奖。

画家鲁光以強大的艺术冲击力,让国内外画界同仁刮目相看。

好评如潮……

鲁光的画风,可用“敦厚浑朴之象,稚拙灵妙之趣”12个字当之。“浑朴而近大化,稚拙而见童心。”这是著名评论家何西来的评说。

著名画家、评论家周韶华著文称:“鲁光的大写意中国画,得益于李苦禅、崔子范两位恩师的熏陶。但是他不克隆老师,能冲破陈规陋习,跳出老一套框框,完全用自己的眼睛感受新的世界,用自己的思想去寻找新的艺术方位,用自己的表现手段去解决自己的绘画语言形式,不但与老师们拉开了距离,而且打造出自己与众不同的现代画形式。”

崔子范先生则认为,鲁光的写意画,画风新,而且画路也广。他在鲁光一幅牛画上题道,“神韵、意境、格调皆佳。”

鲁光的牛,重形似,更重神似。他常题牛画曰,“站着是条汉,臥倒是座山”。“牛有二劲,任劲和犟劲。任劲诚可贵,犟劲不能无。”

原来,1937年出生的鲁光,退休后,淡泊名利,落叶归根。他常回到浙中故里“五峰山居”居住。范曾说:“鲁光退隐山林后,游物乘心,与天地精神往还,近年画作洗尽铅华,一任自然。观其画而知其人,曰厚、曰浑雅、曰天真、曰童心,此皆画者最难得者,而鲁光信手拈来均有此种天籁,于是风格独树,断不从俗。”他写一副对联送鲁光,“唯理是求人称陈亮,遗形而索我爱鲁光。”

对于鲁光写意画独特个性的形成,名家们也各有评点。刘勃舒认为:“鲁光很有艺术才气和灵气,有追求,有个性。画画,说到底是画修养、画学问。也许正因为鲁光是一位作家,画画时没有负担,画作反而奇趣叠出。豪华落尽见真淳,他学画绝无门户之见。他广交各种流派的画友,且以友为师,吸取他们之所长,不断充实自己。他追求雄浑、厚实、拙朴,从而形成强烈的现代画风。”

谢志高说:“鲁光的画给我们的最大启示,就是艺术不等于技术。他靠的是生活底子,是修养,是思想和气质。”

著名书画鉴定家杨仁恺老先生评点道:“鲁光先生以作家名世,作画乃其余事。然秉性不同于他人,构图、设色、运笔别开生面。正由于素养深厚,故而出手不凡,能突破传统之约束,开一时之新风,不让斫轮老手。”

已故著名漫画家华君武则认为:“鲁光的画和人一样大气,很随意,体现了个人风格。”

纵观鲁光畫艺的发展历程,众多名家都啧啧称赞他,是一位“有大匠风范的画家”,必将成为“中国的一支大手笔。”

D

2015年6月,我在河北兴隆雾灵山中国作家协会创作之家度假,巧遇从浙江金华来的文友王槐荣,他与鲁光熟,谈及“鲁光艺术馆”的开馆情景,如数家珍。

文兄点燃一支烟,为我点亮了那次开馆的盛况……

2015年5月16日,“鲁光艺术馆”在永康市博物馆开馆。金华市委书记徐加爱和永康市委书记徐华水为“鲁光艺术馆”揭牌。这是永康市首次以政府名义,为个人设立的艺术馆。

鲁光是从双门村走出去的……在我国体坛、文坛、画坛勤奋耕耘了大半个世纪,圆了三大梦:记者梦、作家梦、画家梦。如今又圆了叶落归根梦。鲁光说,“这不是我个人的艺术馆,它属于永康,属于社会,是家乡的一间文化会客厅。”

中国作协副主席高洪波从北京赶来,他说,鲁光的艺术作品具有“三心二意”。“三心”,乃童心、诗心和爱心,这让他的作品充满童趣。“二意”,感恩家乡意识,敬畏艺术意识……他说,五金概念在永康人手上无限扩大,并创造出强大的物质文明,而鲁光回报给家乡的这笔精神财富,值得家乡人永远珍存。

永康市长金政则认为,鲁光是永康这方水土养育出来的文化名人。他一生爱牛,一世画牛,并常以牛自谦,“孺子牛”精神就是先生的写照。愿先生的精神和浓厚的乡土情怀,和他的作品一样泽被桑梓,光照后辈……

E

神交鲁光,不知不觉已有30个年头……

2015年11月30日这天,我在给朋友们邮寄《上海诗书画》小报时,给鲁光写了封简信,告诉他我30年前曾去过他家乡,感谢《中国姑娘》等大作给我的滋养……我喜欢《鲁光画牛》,那些质朴无华的“现代大写意”让我魂牵梦萦……我渴望先生为“涛声依旧”挥毫(最好画头小牛),握手!

2015年12月20日下午,冬雨潇潇……突然,有人揿门铃,有快递。我急切地打开这封来自北京的邮件,映入眼帘的是一本由《故宫出版社》出版的2016农历丙申猴年“鲁光国画作品欣赏”台历,上题“希涛诗家,乙未鲁光”。台历中夾着一封信:““希涛诗家:刚从单位拿回你的信。遵嘱写、画了小品一幅,供存玩。一般不应酬,太多,忙不过来。但诗人的手一握,有了感觉。快过年了,匆匆画就。乙未鲁光。”

鲁光的书法,用的是左书。据《说文解字》记载,是新莽时期的六种书法体之一。鲁光的左书没有什么规律可循,写得很隨意,很难模仿,仿字都很僵硬,容易识破。

就在这封信里,夾着一头可爱的小牛,正昂着头,竖起耳朵,聆听那首曾风靡大江南此的歌曲《涛声依旧》……那专注的神情,那憨态可掬的模样,让人乐不可支……此画,正出自有“鲁牛”美誉的鲁光先生之手。

画内还夹着一张字条,上有鲁光的手机号码,嘱“收到后发个短信。”

用了不到2分钟时间,我就将短信发了过去:“……上海下雨,可我的心上却阳光明媚,我的耳际分明响起那动情的歌唱,和我一同聆听这首歌的,还有那头可爱的小牛……”

鲁光即回:“没想到这么快就到了上海。北京雾霾,诗一样的回信驱走了污染……眼下只画一平尺小品,不画大画,我自己家里也挂小画……”

小画不小! 能得到先生的墨宝,实乃三生有幸耳。(责编 凌 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