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澳大利亚骑自行车骑行装备很讲究

李莎

Sandgate (沙门镇)是位于距澳大利亚第三大城市布里斯班东北方60公里外的海边重镇。传说那里风景旖旎,水阔沙白,静谧悠然,与全体澳洲人的乐园———黄金海岸比起来,多三分居家的恬淡,少几许闹市的喧嚣,颇有世外桃源的情调。

那日与若干友人商量好,于八月里的一个星期六,各操单车一辆,于清晨集合起程,向沙门镇开拔。行前略做功课,晓得此行不比往常,全程超过120公里,虽不至于过火焰山被牛魔王白骨精截道,然须单靠两个轮子穿过偌大都市及广阔乡野,一路上不知将遇到怎样文明世界里的艰难险阻,心下未免惴惴。

这是一段说短不短,说长不长的路程。关于需做哪些准备,带队者Kwok曾用一句话概括:“Just bring your credit card, and your iron will”(信用卡加上你的钢铁意志足矣)。这让我颇犯踌躇。若是把我全套的自行车行头披挂齐全,武装到牙齿,怕被土生土长的澳洲同伴笑话是小题大做。澳洲人生性随意慵懒,除了参加有着装要求的聚会,其他场合一律报以T恤和牛仔裤这类朴素亲和的服饰,且大而化之、堂而皇之地四处招摇。话说布里斯班所在的昆士兰州,纬度只有27(当然是南纬),对应于中国的岭南一带,常年的日间气温总不低于摄氏20℃。如果当初老祖宗亚当夏娃没因学会了辨别是非被上帝逐出伊甸园,我猜淳朴的本城人民一定还在乐此不疲地以无花果树叶遮羞蔽体呢。如此一想,便胡乱套了件平日里穿惯了的棉布运动装。在国内骑车时我会戴上一条围巾,用于包裹面部防尘,此番如果我这副打扮上路,多半会被当成不能露出头发的伊斯兰教妇女啦,再说也无尘可防啊。按照法规,倒是有一样东西不可少,即自行车头盔。如果警察看到你不戴头盔骑车,会不容分说地开张罚单。至于一路上的热量补给,从前住在墨尔本近郊山上时,总见山路上,成队的骑行爱好者喜欢在公路边的咖啡馆外小坐,边饮咖啡或果汁边稍做歇息,于是想这都是credit card能解决的,无需再额外增加负担,枉带些吃的喝的上路。

在澳大利亚骑自行车,无疑是一件惬意的事。说这里的每一个城市都是骑行者的天堂,并不为过。政府多年来一直不遗余力地规划和建造越来越多的自行车专用道,即使在繁忙的干道上,也不惜从寸土寸金的路面上慷慨地用白线划出一条骑行道。绿野无际的市郊和乡间,为自行车爱好者修建了平整、干净的水泥甬道,它们像飘带一样,穿过公园、丛林和湿地,时而偎依着蜿蜒的河道,时而妆点着河上的浮桥,沿途尽是美不胜收的自然景致。因为体力和技术有差距,我们的队列拉得很长,然而每当我们一行过马路时,机动车无一例外地总是静静地等在路中间,耐心地为我们让路。我感觉那些人坐在车里看领队带我们过马路,会不会像鹅妈妈带着一群鹅babies那样会心地微笑呢?

之所以把澳大利亚称作骑行者的天堂,更因为,在该国各州的交规中,自行车的定义是vehicle(车辆)。这个看似笼统的称呼实则准确地表达了法规的公平———既然自行车与机动车同被看做是vehicle,行驶者当享有同等路权。骑行者可以在公路上的任何一条车道上单独或并肩骑行(只要两人间距不超过1.5米),而机动车驶入骑行者周边1米的范围便属违规。还有更让人诧异的,我们大多熟知机动车道中的单实线是不得跨越的,更遑论双实线。然而在澳洲,为确保骑行者的安全和免受惊扰,又不影响机动车以正常速度行驶,交规甚至规定,机动车可以酌情跨越实线,包括双实线! 这一方面考虑到了大家共同的利益,更是对骑行者在环境治理上的身体力行,致以敬意。

以上这一切,基于这样一种理念:在路上每见到一部自行车,就意味着少了一辆汽车,这无疑既缓解了交通拥堵,又减少了空气污染。藉着这样的规划和法规,聪明的管理者实际上是在利用疏导的方式,排解城市交通拥堵,倡导环保和健康的出行方式。

这一路上,无论穿行于繁忙的闹市中心,或是无垠绿野,静谧湿地,几乎总是有一条平整、安全的自行车道供我们使用,且间中时有小小停靠站让人饮水、如厕和小憩。这些小站,除了提供露天桌椅、避雨凉亭、饮水机、指示牌等等,往往还有防晒霜、防蚊虫霜等用品,供人随手取用。众人骑得畅快,顺势出了沙门镇,穿越了跨海大桥,惊觉:原已超出了预计的里程十数公里,来到了海湾小镇Woody Point。途中,大家只分享了我私带的几块巧克力。这个小镇是我们午餐和修整的目的地。

4个多小时60多公里的骑行,头上是蓝天,耳边是鸟鸣。我们一路上与城市中熙熙攘攘的人群、车辆擦肩而过,也和乡间的野生动物相互致意。面对侍者端上桌来的硕大一盘海鲜套餐纷纷磨拳擦掌、余勇可贾———此刻,没有什么更比这样一份新鲜热辣的午餐更让骑行者心满意足的了。餐后,手捧一杯香暖的咖啡围桌畅谈,也是我们交换心得彼此探讨骑行经历的大好机会。

自行车对西方人来说,仅仅是一种运动器材和环保代步工具而已。他们知道,几十年前,中国也曾是一个自行车的王国,历史上无数以自行车和骑车人为主题的影像,记录了中国历史上那段色调灰暗的岁月。自行车,是否仍然承载着无数中国人在那个年代里的人生内容和丰富记忆?它是否会再次风行于中国,为我们代步,为我们分担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和能源匮乏的困扰?(责编  张  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