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蔻蔻

我们中国家庭看似和睦,联系紧密,其实亲人间很少能真正理解彼此,都自以为是地做着“为你好”的事情,走着“报喜不报忧”的过场。

“我到底几岁呀”

在号称荷兰迪斯尼的Efteling游乐园门口,一对中国夫妇带着一个孩子快走到门口时,只听那个妈妈对儿子嘱咐:“要进去了哦,等会儿在门口如果有人问你几岁了,你就说3岁。”

“可我是5岁啊!”

“5岁就要买门票了,3岁还是免费的。”

“可要是他们看出来我是5岁怎么办?”孩子有些害怕。

“不会的!”妈妈安慰儿子,“我们中国人比荷兰人长得小,进门他们不见得会问你年龄,我嘱咐你是以防万一。免票省下的钱,妈妈进去给你买冰淇淋吃,好不好?”

孩子听懂了,高兴地点点头。进门时,孩子自己在脑门上比着三根手指往前走,的确没人问他年龄。他们一家进去后哈哈大笑:“耶,过关了!”

过了一会儿,在坐海盗船的地方排队,我又看到了这一家三口。

只听孩子妈又开始嘱咐了:“你想坐这个的话,那等会儿有人问,你得告诉他们你6岁了,因为这个船规定是6岁的小孩才能坐。记住了,6岁哦!”

孩子怯怯地点头。

轮到他们时,管理员用英文问孩子:“你几岁了?”孩子妈抢着用英语回答:“6岁。”管理员盯着孩子,和蔼但不容置疑地再问:“请问你几岁了?”孩子紧张地看了看妈妈,妈妈小声怂恿他:“6岁,Six。”孩子涨红了脸,张了张嘴,突然崩溃大哭起来:“我到底多少岁啊?我是3岁、6岁,还是5岁啊?我不知道了。”

孩子一哭,管理员吓坏了,她听不懂中文,以为是自己把孩子弄哭了,她一边说“对不起”,一边让孩子父母带孩子去休息室缓和一下,让他们下一轮再坐。

孩子妈赔着笑,边拉着儿子走出队伍边数落:“不许哭!都是因为你想坐这个,我们才让你说6岁的。爸爸排了那么久的队,你看,还要等下一轮。不要哭了,你一哭不是露馅儿了吗?幸好那个阿姨听不懂中文……”

他们走向休息室,孩子的哭声越来越远。我忘不了那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在充满了欢笑声的游乐场,一个孩子小小的背影,肩膀一抽一抽的。

“真好吃”

一次回国,在妈妈住的公寓楼外,看到楼上邻居的儿子儿媳和小孙子在单元门外商量什么,踌躇不前。

五六岁大的小男孩嘀咕着:“我能只看奶奶,不吃饭吗?我不喜欢吃奶奶做的菜。”

爸爸马上就急了:“奶奶就盼着我们来,辛辛苦苦做了一大桌子菜,你怎么能不吃呢?你不但要吃,你还要说‘真好吃!”

正说着,奶奶在楼上喊话了:“哟,来了。怎么不上来啊?我专门做了鱼呢!”

孙子一听,更苦恼了,嘟囔:“奶奶做的鱼最难吃了。”

爸爸不耐烦了:“怎么这么不懂事儿呢。挑什么食?赶快上去!”

孩子要哭了,孩子妈心疼:“好了,先上楼看奶奶,妈妈等会儿带你去吃麦当劳。”

爸爸还有点不放心:“你先练习一下称赞奶奶做的菜好吃。来,说‘真好吃!”

“真好吃!可是,我说真好吃,奶奶会给我夹好多鱼,怎么办?”

“你别管那么多,吃就是了。再来,‘真好吃!”

孩子恹恹地重复:“真好吃。”

“高兴点,大声点,再说。”孩子爸抱起孩子往楼上走了。随着咚咚地上楼声,我还能隐约听到孩子不断在父亲的督促下重复着那句“真好吃”。

相爱的人,更应该坦诚相待

这两件事,都涉及到父母教孩子说谎的问题,但第二件要复杂得多。

从第一件事中,父母应该明白,逃票省钱或是隐瞒年龄换得的小利,无法等同孩子道德和公共责任感的缺失,更别说对孩子情感世界造成的困惑和不安全感。父母这样做,得不偿失。

而第二件事,在我们中国家庭中很常见。说违心话,是为了尊崇中国文化里最不能动摇的美德:孝心。为了讨老人欢心,我们似乎不得不教孩子说违心话。可这样做的结果是:误以为孙子喜欢吃自己烧的鱼的奶奶,会继续乐此不疲地做鱼;而孙子因为讨厌吃鱼,见奶奶会成为一种隐形的负担。

还记得一个故事,老太太临终前对丈夫说:“老伴儿,其实我最爱吃的是蛋黄,但看你也喜欢,我就吃了一辈子蛋清!”老先生哭了:“我其实不爱吃蛋黄,但每次看你抢着吃蛋清,我就吃了一辈子蛋黄。”

这是一个为了赞扬老两口为了彼此而自我牺牲了一辈子的那种心灵鸡汤故事。但我总体会不到其中的温情——连最亲的人都无法相互坦诚和理解,不管不顾就任性“牺牲”了一辈子,结果是场误会,这该感动吗?该成为“爱”的标准被宣扬吗?这种情感成本的耗费是不是太大了?

想想这个孩子,也许就这样顶着一个个自我制造的“误会”,压抑着长大了。而那些由于违心,积累得越来越多的委屈、别扭,最后可能发酵成在情感上对亲人的疏离。

我问过蔻妈,如果她是那个奶奶,她是愿意被哄在谎言里,还是她有心理承受力听实话。蔻妈说:“我能接受也希望听到实话。如果我知道孙子要承受那么多不快来吃我做的菜,我肯定不开心。而且,做菜是可以改进的啊。只是,说实话时的方式和语气很重要。”

的确,如果说:“您做的菜最难吃。”这种话,情感针对性太强,既没有建设意义又很伤人。换个做法呢?如果那个爸爸听见孩子抱怨菜难吃时,多听听孩子的理由,问问他:“哪个菜你不喜欢啊?为什么不喜欢?是太咸、太辣,还是没味道?有没有喜欢吃的菜?”等等。

得到这些信息后,可以跟孩子分享自己的感受,比如:“爸爸妈妈都没有觉得辣啊。”或者:“嗯,我也觉得鱼咸了。”如果是前一种情况,就要告诉孩子,那是口味不同,家里其他人都觉得没问题,你可以少吃点。如果是后一种情况,就和孩子一起商量,如何调整措辞告诉奶奶。孩子可以说:“奶奶,其实这个红烧肉挺好吃,可是这鱼太咸了……”这样,父母始终和孩子有共识,既没有让孩子对父母失去信任,又能让他学到尊重别人,以及沟通交流和最终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中国家庭看似和睦,联系紧密,其实亲人间很少能真正理解彼此,都自以为是地做着“为你好”的事情,走着“报喜不报忧”的过场。那些看似为对方着想的言行,最后都成了彼此的负累,疏远着我们的亲情。

一个家庭之间的凝聚力、信任感,需要用彼此的真实来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