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火的电视剧《小别离》,

让很多人都将关注点转移到

孩子出国留学这件事上。

其实,留学潮从上世纪就已开始,

每一个留学生的背后,

都背负着一个家庭的爱与希望。

今天小海就给大家讲一位

伟大的上海父亲丁尚彪

为给女儿读书留学挣学费,

他孤身一人在日本打黑工15年,

期间只见过家人两次。

丁尚彪的故事,

被拍成一部《含泪活着》的纪录片(附在文末)

在日本上映后,收视空前,口碑极好

前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访日时,

也给予了这样的评价:

“我看了这部纪录片后,深受感动”

35岁之前的丁尚彪,出生于上海,

初中毕业后作为知青被下放到安徽农村,

文革后回到上海,

没有一技之长的他

成了上海底层人。

家里也穷得家徒四壁。

想为家人创造更好生活的他,

1989年,举债42万日元学费,

去日本北海道一所山区的语言学校留学。

由于那里实在太偏太穷,

根本满足不了边留学边打工挣钱的需要,

很多同学都选择了逃离。

后来,丁尚彪也徒步去了东京,

因签证过期,他成了黑户。

丁尚彪陷入了迷茫。

来日本几年后,

他放弃了自己留学的想法

决心拼命赚钱,

全力栽培女儿。

于是,开始了漫长的打黑工生涯。

一个人打好几份工,

白天黑夜连轴转,

天没亮就出门工作,

步行回家时大都是凌晨了。

住的地方是最便宜的单人房,

洗澡的没有地方,

就只能用一个塑料布围起来洗。

每天吃的东西,

他也是去市场买最便宜的自己回家做。

有时天气热便当馊了,

他依旧舍不得扔。

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7年,

7年如一日,因为是黑户,他从未回过上海。

他这一举动,当时还被家人误解,

以为在日本有了新欢。

直到拍摄人员去到他家中,

将他的生活放给妻女看,

误会才消除。

难道丁尚彪不想家吗?

想啊,每次自己思念泛滥的时候,

他就会摩挲墙上的泛黄的照片,

一遍又一遍,

那时还在读小学的女儿。

渐渐地,女儿长大了

考上了美国纽约州立大学

他在欣慰的同时,

也更加努力挣钱了。

女儿留学的学费和生活费是一笔大开销。

他不能停止工作。

为了防止失业,

他深知一口气考了5个专业技术资格证书,

就这样又做了7年。

由于常年过度劳苦,

年仅四十的他牙齿稀疏,

最后只剩下8颗。

在日本15年,

他总共和妻女见过两次面。

一次是去日本的第8年

要去美国留学的女儿

在日本中转

和他见了一次面

去机场要用身份证,

丁尚彪不能亲自去机场接机。

他和女儿约好,

在一个叫“日暮里”的站点碰面。

两人相见时,

倒没有想象的那么激动、亲密,

反而有些生疏

分离太久,

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

“你长白头发啦”

“你要减肥啦”

两父女相处不过十几个小时,

作为父亲的丁尚彪眼睛始终没离开过女儿

他要抓紧看赶紧看,

看个够。

还没看够,分别已悄然来临,

由于不能亲自送女儿去机场,

他只能选择在机场前一站和她分离。

这个不善表达的上海父亲,

离别时依然没有说一句话。

看起来没事的他,下车目送女儿时,

却已是哭成了泪人。

忍别离,不忍却又别离。

和平日起早摸黑的工作相比,

与女儿的分离也许更让他锥心刺骨。

在去日本的第13年,

妻子在日本转机去美国看女儿,

他终于第一次看见分别多年的妻子。

和见女儿时一样,

同样的车站、同样的列车、

同样的目不转睛、

同样的寡言少语,

没有拥抱,只有淡淡地寒暄,

然后默默地从妻子手里拿过行李箱。

男人总是这样,

沉默背后总是深情。

在东京的电车上,

丁尚彪用铅笔策划着路线,

那兴奋的热情劲儿,

就像一个刚刚恋爱的毛头小伙。

他们一起看樱花,

一起在出租屋做饭,

从东京到浅草到上野。

景点变换不停,

不变的丁尚彪的眼睛,

强忍的泪水里,满满都是爱意。

离别依然很快来临

和五年前与女儿分离的场景很像

13年都撑过来了

见面后再分别,反倒忍不住哭了

两年后,女儿读博毕业

丁尚彪终于可以放下重担

回到让他魂牵梦萦多年的老家上海

回国前,

他再一次回到了北海道那个地方

15年前,他从此处开始奋斗

15年后,终于可以如释重负,回到中国

那一刻的百感交集,只有他自己能体会到

有人问,为何当时他选择

非要留在日本打黑工,

而不是回到中国和家人在一起?

其实,天伦之乐大家都想要,

可当时在日本一天的工资比

在中国的几个月加起来都高,

为了能给女儿最好的教育环境,

他就忍痛选择了15年的“小别离”。

这15年,支撑他熬过来的信念,

是墙上贴着的这张女儿的照片。

现在,一家人都已拿到绿卡,定居美国。

丁琳成了一名出色的妇产科医生,

也已结婚生子,有了幸福的家庭。

从他们的日常照来看,

他们现在过得十分幸福。

出国留学意味着什么?

对于孩子来说,

这可能有语言的沟通障碍、新环境的适应等;

对于父母而言,

除了忍受高学费、高生活费的经济支出,

还有更锥心的折磨:

那就是与孩子别离。

若非出于无奈

有哪个父母希望与孩子分离?

有时候,别离不是因为不够爱你

而是因为太爱你,

选择默默支持你成长。

在为丁尚彪这个伟大的上海父亲所感动的同时

小海真心希望

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和父母永远团聚

愿所有别离都以欢喜结尾

附《含泪活着》视频版

,"android":{"dlUrl":"http://view.inews.qq.com/newsDownLoad?refer=biznew&src=txvideo_app&ostype=android","openUrl":["tenvideo2://?action=5&video_id=n001278uwz2&demandVersion=2.6.0&callback=qqnews://&sender=%e8%85%be%e8%ae%af%e6%96%b0%e9%97%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