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年开始当金牌编剧王丽萍的助理和经纪人,以全新状态驰骋艺术...

张临军

最近,王宛平新创作的婚恋题材电视剧《好久不见》杀青,预计于2017年春天与观众见面。这部作品由她的老朋友张国立和江珊参演,讲述了一个跨度长达10年之久的婚恋故事。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情感金牌编剧”,王宛平的作品《金婚》《幸福像花儿一样》《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等都成为了响当当的收视冠军,她也曾以2000万元的稿酬荣登中国编剧作家富豪榜。很少有人知道,这“无限风光”背后,历经了多少坎坷:忙碌的工作让她的婚姻以失败告终,曾带着女儿居无定所;历尽艰辛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却遭遇“被下岗”。在磨砺面前,梦想始终照亮这位倔强母亲的生活……

痴迷写作,“丢”了婚姻又“被下岗”

王宛平在部队大院长大,父母兄弟都是军人,作为家里唯一的女孩,她从小就喜欢文学,做梦都想当作家。15岁那年,她参了军。在部队,她整天看外国小说,和其他女兵谈论的话题也都是小说,那时候她开始试着写些散文之类的文章。

4年后,她复员回到了北京,被分到工厂当车工。那时,王宛平特别辛苦,要在车床前站着干活。每天8小时,王宛平在机声轰鸣中打发着青春岁月。但是,王宛平因为在部队、工厂待过,后来无论是在写《幸福像花儿一样》的军营生活,还是《金婚》中主人公工作的重型机械厂时都得心应手。

1977年,王宛平考入吉林大学中文系,毕业后被分配到国家劳动人事部负责报表。这是很多人求之不得的,但是,每天琐碎的工作令她非常不适应,王宛平觉得这样的生活离文学太远。

对王宛平来说,1985年是人生分水岭。这一年,已是国家干部并结婚的她,决定报考中央戏剧学院研究生。报上名之后,才发现自己怀孕了。

1985年9月1日,孩子刚满40天的王宛平,成了中央戏剧学院文学系的研究生。为了不耽误学习,她不得不狠心给刚满月的女儿丁丁断奶。

毕业时,摆在王宛平面前的选择还是国家机关或者留校当老师。想到在大学教书不需要坐班,可以有足够的时间用来写作,权衡之下,她做出了选择——留校。期间,王宛平陆续在报刊上发表了一些作品,但并没有太大的反响。

因为平时忙于教学和写作,王宛平与女儿在一起的时间很少。一次,她去幼儿园接女儿放学,老师对王宛平说:“你是出现在幼儿园频率最少的母亲。”老师还告诉她说:“丁丁性格很好,只是有些内向。特别是当别的小朋友的妈妈来的时候,她总是躲在一个角落里默默地盯着看。”一听老师的话,王宛平的眼圈红了,深深的愧疚涌上心头。看着丁丁的眼睛,她第一次读懂里面蕴含了多少对母爱的渴盼。

让王宛平更为愧疚的是,她不仅没能照顾好女儿,也没能经营好婚姻。因为忙碌,她与丈夫在情感上的交流越来越少。1990年,王宛平与丈夫离婚,带着5岁的丁丁独自生活。离婚后的日子是艰难的,那时候王宛平一个月的工资才200多元,根本不够母女俩的日常开销。为了改善生活,王宛平开始大量写稿,希望能够多赚些稿费,让女儿生活得好些。

其间,为了实现写作梦,王宛平夜以继日地工作。最多的时候,一天甚至写3万多字,一直写得两眼看东西都变得模糊不清。

1995年的一天晚上,王宛平正在给一家杂志赶稿,写着写着,她突然感觉头有些发沉,结果竟趴在桌子上晕了过去。这一幕被给妈妈送开水的丁丁看到了。女儿起初以为是妈妈睡着了,她轻轻地叫着:“妈,妈……”可王宛平一点儿回应也没有,孩子这才吓得大哭。王宛平的母亲闻讯叫来住在附近的医生。医生看完后说:“没什么事,就是劳累导致身体太虚了,要多休息……”

听完医生的话,丁丁突然又“哇哇”大哭起来,王宛平反倒笑了:“我已经没事了,你还哭什么啊?”女儿说:“我以为再也看不到你醒过来了。”“傻丫头,妈妈不是好好的吗?”王宛平虽然语气镇定,但心里也忍不住颤动着,仿佛真的经历了一场生离死别。

经过不懈的努力,1995年,王宛平终于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不料,却给她带来了意想不到的麻烦。因为她是以一位名人为原型写的,小说发表后,对方认为王宛平侵犯了他的隐私。在巨大的压力之下,她不得不暂时下岗。

那时的日子对于王宛平来说是最困难的。为了生计,她只好在一家杂志社兼职,写一些情感故事。

拼成“情感金牌编剧”

但让王宛平意外的是,她的情感纪实类文章引起了一名书商的注意。于是,那名书商找上门来,请王宛平写一本关于我国婚姻状态的书。之后,王宛平走访了二三十对夫妇,进一步地了解婚姻、了解感情。在作品《婚内婚外》中,王宛平发挥了独特的文学才能,把那些当事人的情感经历写得入木三分。这本书使王宛平初步尝到了成功的滋味,甚至被认为是“婚姻问题的半个专家”。

说起当编剧,王宛平特别感谢她的学生史航,“2000年的时候,有人找史航写现代戏《曼谷雨季》,他排不开时间,就推荐了我。”就这样,王宛平开始了她的编剧生涯。《曼谷雨季》播出时,恰好赶上“非典”,人们大都在家看电视,因此记住了这个中国人发生在异国他乡的爱情与阴谋的故事。就这样,王宛平的知名度也大大增加,由一个写小说的人摇身一变成了编剧。

然而,这条路走得特别难。尤其是在开始的时候,王宛平吭哧吭哧写了一个不错的剧本,交给制作方,合同签得特别霸王特别不合理,但是她没有办法。不料,这戏总不见播,后来对方才对她说这项目下马了,因为没有钱。“那时候根本看不到前途,觉得眼前一片黑暗。”王宛平回忆道。

2002年,终于出现转机。当时八一电影制片厂找到了王宛平,让她创作一部关于文工团年轻女兵故事的电视剧,这就是后来的《幸福像花儿一样》。一听是关于部队题材,她推掉了另外一部戏、一口答应了,但她没有想到,这部让她成名的作品,整个过程会是那么艰辛。

她2002年11月初接手剧本,出第一稿也就用了半年多时间,可等到正式开拍的时候已经是2005年了,跨了4个年头。期间换投资方,换导演,而每换一次导演就要改一次思路,需要全部推翻再写一遍。剧组在北戴河开机后,王宛平还两次到拍摄现场改剧本,连导演都说“换别的编剧早就不干了”。

写作,不但是脑力活动,还是个体力活,王宛平说,在无数次被要求改动的过程中,自己经常写到得病,腰间盘突出很厉害。精神上也特别烦燥,因为甲方的意见、导演的意见不断地参与进来,重复改的过程非常让人抓狂,常常咬着牙写。

不顺总会过去,《幸福像花儿一样》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因为这部剧她还结识了导演高希希。

好事一桩接着一桩,著名导演郑晓龙又找到王宛平,说想把她的小说《金婚》拍成电视剧,让她写剧本。王宛平苦思冥想,这是一部跨度50年的婚姻故事,近半个世纪的生活,定然有冲突,有平淡,还要能写到百姓的心窝子里,接地气才行。

为了写好这部剧,剧组成立了近10人的策划班子,在定大纲时几乎天天开会,王宛平到十几个小区中与二三十对步入金婚的老人开起了茶话会,也从剧组同事的亲身经历中汲取了无数灵感。

电视剧《金婚》里,文丽生了3个女儿后终于生了个儿子,欣喜若狂的佟志激动得双手颤抖,差点儿把儿子摔在地上。这其实就是导演郑晓龙出生时的真实情景,王宛平笑着打趣道:“郑晓龙就是在3个姐姐之后出生的,他爸激动得抱着他欢呼,结果差点儿把他摔伤。”还有一集里,爱美的文丽涂了时下流行的“珍珠霜”,还没等跟别人炫耀就皮肤过敏了。这就来源于王宛平自己的一件糗事:“我年轻时候没什么好化妆品,又臭美,自己抹了珍珠霜,结果第二天起了一脸大疙瘩!”她在写作《金婚》时,光开头就改了13稿。

2007年,电视剧《金婚》热映,在全国各大卫视独占收视第一的宝座。《金婚》火了,很多女性观众说,自己一定不会像文丽这样,即使丈夫出轨、夫妻矛盾重重,还死心眼地留守在婚姻里。

王宛平当然知道,不同时代的女性,甚至同一个时代的人对婚姻都会有不同的理解。但是她也知道,无论古今,婚姻中一直存在着几个难得的品质:一是难得糊涂,二是坚持、忍耐和仁慈。这也是父母辈那一代,许多夫妻的婚姻之所以能够走到金婚的重要原因。在《金婚》中,她就想表达这样一种对待婚姻的价值观和态度。

她随后出版的小说版《金婚》,创下了上市不到10天销售三万本的佳绩。接着,王宛平又与高希希导演合作了电视剧《甜蜜蜜》《新上海滩》等,也是叫好又叫座的影视作品。她因此被誉为“情感金牌编剧”。

最大的幸福:母女搭挡

2007年底,高希希导演邀请王宛平创作电视剧《狙击手》,战争题材是王宛平一直向往的。当时,女儿丁丁已经出版了自己的小说,反响强烈。于是,《狙击手》成为母女合作的第一部作品,剧本从构思到大纲都是两个人一起琢磨出来的。丁丁的许多创意大胆尖锐,得到了高希希导演的赏识。

丁丁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影视后期制作专业,受妈妈影响,中学时就开始网络写作,此后又执笔编剧了中国版《苏菲日记》,并和王宛平一起创作了《金婚2》。

让丁丁颇崇拜的是,妈妈写的《金婚》《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等,不仅都成为了响当当的收视冠军,2013年,王宛平还曾以2000万元的稿酬荣登中国编剧作家富豪榜。

王宛平说自己现在最大的幸福是母女搭挡。她俩一起工作,女儿更多的时候是帮妈妈查资料、做助理。王宛平说起女儿丁丁时一脸骄傲:“我们一起聊大纲,大纲好多都是她写的,具体聊一些故事、人物细节什么的,她可以帮我分析,有时候僵在那了,她能提供一些细节。”母女两人共同执笔的《极品妈妈》,当时就有几家投资方争抢投拍,最后由同方联合影业集团独家投资胜出。

2016年冬,王宛平的新剧《好久不见》杀青,预计于2017年春天与观众见面。这部作品由她的老朋友张国立和江珊参演,讲述了一个跨度长达10年之久的婚恋故事。

与《金婚》相比,《好久不见》是典型的80后婚恋故事。即使这部电视剧是年轻人的爱情故事,闻起来也是浓浓的“宛平style”。

“我这部剧写了年轻一代的多种婚恋观,主要表达了他们对精神上门当户对的价值观的认可。爱情应提倡的‘门当户对,不是经济水平和社会地位的‘门当户对,而是个人兴趣爱好以及人生价值观的势均力敌。这是我认为最好的爱情、最牢固的婚姻,也是我希望在《好久不见》中传递的价值观之一。”王宛平这样介绍道。

王宛平离婚后就一直单身,一晃许多年,她自己也觉得现在越来越习惯了这种一个人的生活。可能因为女编剧们对婚姻和爱情的质量要求比较高,又不愿妥协退让,所以相对容易遇到情感的波折。但这种经历又似乎是一把双刃剑,它给了王宛平更多关于婚恋的深刻感受,所以她才写出了那么多感人的好作品。

老友康洪雷导演开她玩笑说:“你是不是把所有爱的能量都用到自己的作品中去了,和剧本谈起了恋爱?”王宛平承认,像所有的女性一样,自己内心依旧向往爱情。但现在的她越活越明白,越活越独立。

丁丁说:“在工作面前妈妈是负责用心的好编剧;在婚姻面前,她还是那个憧憬不已的小女孩。”下一段爱情还没有来到,真正懂自己的他还没有出现,但这一点儿也不影响王宛平将自己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因为她一直相信,自己的幸福也会像花儿一样,缓缓盛开。

责编/樊婷

E-mail: fantingbl@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