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拉提草原此景只应天上有落伍网

刘少才

不到新疆,不知中国地盘大;不到伊犁,不知新疆美;不到那拉提草原,不知草原如画。位于伊犁州新源县境内、总面积400多平方公里的那拉提草原,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的亚高山草甸植物区,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牧场。交错的河道、平展的河谷、高峻的山峰、茂密的森林交相辉映,每年6月至9月,草原上各种野花开遍山岗草坡,红、黄、蓝、紫五颜六色,将草原点缀得绚丽多姿。优美的草原风光与当地哈萨克民俗风情结合在一起,成为新疆著名的旅游观光度假区。

我在景区门口广场拍了“国家AAAAA级景区”石碑的照片,然后乘景区旅游车,开始在“神话”中漫游。车开出不久,车前一侧出现一片树林,那是胡杨林风情园。胡杨多生长在沙漠中,它耐寒、耐旱、耐盐碱、抗风沙,有很强的生命力,被人们誉为‘沙漠守护神,是一种神奇的植物。千百年来,它们毅然守护在边关大漠,守望着风沙。胡杨被誉为“长着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地千年不朽”的英雄树。以前多在杂志上看到,今天得以近距离观看。

车缓慢前行,路两侧绿草如茵,放眼四顾都是一望无垠的绿色,绿色中有各种小花争相斗妍。靠近河谷的山坡上,优美的地形曲线起伏延展,一层细腻的绿色均匀地铺在上面,间或几株墨绿色的小树或独立或成片点缀其间,精致,生动,养眼,引人情思飞动,心往神弛。车到“草原人家”,那绿草地上整齐有序地排列着一座座毡房,那是牧民的家,也是游客眼中的风景。

导游讲述了那拉提的传说:成吉思汗西征时,有一支蒙古军队由天山深处向伊犁进发。时值春日,山中却是风雪弥漫,饥饿和寒冷使这支军队疲乏不堪。不想翻过山岭,眼前却是一片繁花织锦的莽莽草原,泉眼密布,流水淙淙,犹如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这时云开日出,人们不由地大叫“那拉提,那拉提”,蒙古语意思是太阳升起的地方,于是留下了这个地名。

那拉提草原位于新源县那拉提镇东部,218国道经过草原北部,距新源县城约110公里。那拉提草原东南接那拉提高岭,势如屏障,西北沿巩乃斯河上游谷地断落,地势大面积倾斜,山泉密布,溪流纵横。那拉提草原主要为亚高山草甸,由茂盛而绚丽的中生杂草与禾草构成,为糙苏、羽衣草群系。其它主要植物为小米草、婆婆纳、金莲花、葱、异燕麦、假水苏和龙胆等,大部分草原植物都是游客所不熟悉,或叫不上名字的。

那拉提草原美,美就美在河谷、山峰、深峡、森林交相辉映。山坡上是大面积的森林。其中松树多雪松和云杉,据说好多古云杉树龄都在200———300年以上。它们有的长在草地边缘,有的顽强的生长在山上。大片翠绿的草原上各种野花盛开,将草原点缀得绚丽多姿。抬头远望,草原上涧溪交流,河川纵横,清泉喷涌,云杉茂密,鲜花伴着芳草,清风伴着牧歌,毡房伴着羊群,蓝天伴着白云。“此景只应天上有”。高原牧场平均海拔1800米,有“空中草原”之称。远处有终年白雪皑皑的雪峰相伴,绿草、雪峰相映成辉,构成了一幅幅动人的画卷。在这里,您可以感受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高山草原美丽景色。

大群的马牛羊在悠闲地吃草,过去只有在影视上看到的牧马人骑着温顺的坐骑,真是让人羡慕。坐骑上的女中豪杰,英姿飒爽;马背上的儿童,灵动可爱。这些儿童出生时就与马有缘,他们多是天山儿女———哈萨克族的子孙。那些毛色光亮、外貌俊美的就是当地有名的“伊犁马”吧,也许就是曾被汉武帝称誉的“天马”,属于轻型乘用马。

那拉提风景区,青山环抱,松林如涛,溪流湍急,天造地设的望天洞、从天而降的柯孜拉霞瀑布、神奇的五彩壁、栩栩如生的夫妻树等自然景观令人流连忘返。素有花果山之称的野果林风景区,拥有欧亚最大的中世纪遗留下来至今保存最完好的9000亩野生果林带。

站在大草原上,头顶上的天很蓝,蓝得如海,没有一丝杂质。白云悠悠飘来,丝丝缕缕地绕在头顶,天幕有如巨幅浮雕。天地间那阔大的美丽,让人分外怀念嫩绿的青春色调,一如这片古老山地的沧桑岁月,飘荡着原初的圣洁意味。情不自禁地要做出展翅高飞之状,多想飞向蓝天鸟瞰脚下的“空中草原”啊!

草原上,星星般、蘑菇般、白云般点缀着圆圆的哈萨克牧民毡房,像夜空一个个灵魂的星座。哈萨克族兄弟姐妹看到我,不但不拒绝我上前拍照,还热情地邀请我品尝他们的大锅羊肉,那味道真香啊,我在毡房外就闻到了。

找一处草深花茂的地方,躺在草丛中放松一下身心,整个草原顿时都沉浸在静穆之中,仿佛只有草在轻轻地呼吸,只有草根在地下悄悄地伸延。虽然什么都不想,但还是体验到一种肃穆的深邃,一种由静而弥漫升腾起的苍茫大气。

微风吹落身上的尘埃,也吹走了心上的无奈和烦恼。那拉提草原的旖旎,为我打开心窗,让心情重新活跃在快乐的阳光里。那拉提,阳光升起的地方,一缕新的阳光、新的希望、新的追求、新的梦想,也在我心中冉冉升起。

(责编 冯春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