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媒分析 中国人爆买日本为何方兴未艾

申文

编者按:回首2015年的春节假期,着实让整个日本强烈地感受到了“中国年”的强大购买力。仅短短数日间,在超45万中国旅客赴日壕掷1125亿日元(约59.3亿人民币)购物的同时,也孕育出了一个新词———“爆买”。

2015年日本“U-CAN新语·流行语大奖”揭晓,形象描述访日中国游客大手笔扫货的“爆买”一词,在50个候选新语中脱颖而出,一举闯入TOP10之列,最终摘取年度大奖。日本最大的综合免税事业集团乐购士(LAOX)社长罗怡文登台领奖。

“爆买”一词在日本开始火起来,源于2014年下半年,成于2015年春节期间。中国游客蓄势而至的消费能量,加上日本商家的刻意筹划,打造出强劲的“春节商战”,掀起了令人瞠目的集中消费现象,引发日本媒体热炒“爆买”之说。此后,访日“爆买”现象一路持续。每逢中国节假日,日本商家都视为乐事,而“爆买”也出现全年化、常态化的趋势。

有关“爆买”摘冠的理由,主办方在授奖词中表示:2015年,“日本再发现”成为新潮流,在不断增长的外国人观光客中,中国人一枝独秀。他们不仅穿梭在东京与大阪之间的黄金线路上,也乐于到三重县“忍者体验”等普通日本人并不在意的场所去感受日本;他们在药妆店、电气量贩店、大型超市、百货店里,大量购买化妆品、医药品、食品菓子等……人均消费额超过17万日元的“爆买”现象彻底震惊了日本人。

其实,中国客访日“爆买”早已不是一时一地的新闻,而是一道持久的风景线。“爆买”现象之所以兴起,实源于日本商品能够满足高品质生活的需求,以及中国民众日益增长的消费能力。

在世界上,日本商品几乎就是高质量和人性化的代名词,企业制造的产品之优,得到了世界各国消费者的认可,其结果形成了“爆买”。

在中国访日游客方面,“爆买”的成立得力于访日人数暴涨,得力于个人收入倍增,得力于人民币汇率坚挺,得力于追求高品质生活的旺盛需求。事实上,多数中国人访日不仅购买个人商品,更多是重任在肩,有备而来,他们携带着亲朋好友、同事家人的购物清单,在日本大量购买。所以,访日中国人在个人消费的背后隐含着规模庞大的集团消费,这也使得“爆买”出现了数量级上的飞跃。

2015年的统计,为中国人的“爆买”实力给出了数量支持。1至10月,访日中国游客达到428.37万人次,比2014年同期增加大约一倍,当仁不让地成为最大访日客源。从7月至9月的单季来看,中国客人均支出28万日元(约合14870元人民币),同比增加19%。

以此为依据,推测中国游客全年访日将近500万人次,即每4名访日游客中就有一位来自中国大陆;如按访日观光在吃住行游购娱各方面人均支出1.5万元推算,2015年中国游客访日消费可能达750亿元,相当于1.5兆日元,其中65%纯粹用于购物,由此形成了挡不住的“爆买”潮流。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公民出境消费将达1.1万亿元,购物消费占了绝大部分———中国访日客的消费动向与此基本吻合。

与日本相比,中国商品在质量和价格上还未能满足高品质生活的需求;与中国民众相比,日本国民的消费能力特别是消费意欲还需要提升。只要后两个条件在预期的时间段内得不到明显改善,那么中国人访日“爆买”还将持续下去,而且正从“爆买”生活用品升级为“爆买”房地产、“爆买”日本企业。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中国人在社交网络上形成的口耳相传的风潮,以及日本的产品和服务拥有只要试过一次就让人爱不释手的自信,发挥了关键作用。

中国的城市中产阶级与日俱增,只要中国人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不断提升,中国人“爆买”日本就不是一个传说,不会止步于一种流行,而是一股毫无悬念的方兴未艾的现实潮流。

(转摘自日本《中文导报》)

(责编  陈  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