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羁的脸,像天色将晚。她洗过的发,像心中火焰。短暂的狂欢,以为一生绵延。漫长的告别,是青春盛宴。”当这首《致青春》在耳边响起时,心情怎能不澎湃?青春易逝,一去不复返,而它留给我们的却是深深的回忆,以及无穷的力量。我们要铭记青春的誓言,使成长有方向感……
关键词一:理想
每个人都有理想,理想是人生的航标,是努力的方向。理想不是虚设,而要将它贯穿在实际行动之中。大千世界,我们都很渺小,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闪着微弱的光。但是,理想是支撑我们前行的动力,使每一天都出现精彩的瞬间。
还记得一档春晚节目,一个关于女飞行员的小品引起了我的注意,其中最让我为之深思的是女主角的一句开场白:“理想总是很丰满,现实总是很骨感。”很多人对这句话一笑了之,却忽略了其中所蕴含的道理。其实,理想不等于现实。有些东西不是我们想要就能得到的。带着理想上路,最关键的是踏实地走好每一步,不给人生留下遗憾。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而发展的时代,机会多了,选择多了,有些人却迷茫起来。高考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有些人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也有些人徘徊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无论怎样,我们都需要冷静面对现实。
理想的距离远大于现实,将理想变成现实,是需要付出努力的。我们只看到了丁俊晖的光环,只看到了张怡宁的自信,只看到了郭晶晶的微笑,只看到了韩寒的成功,却忽略了他们在荣耀背后所付出的努力。丁俊晖的光环是在父亲严厉训练下闪耀的,张怡宁的自信是被无数个废乒乓球垒起来的,郭晶晶的微笑里藏着无数次跳板上留下的伤痛,当韩寒用手电筒彻夜苦读的时候,有多少人还在梦里呢?没有谁的成功是不朽的,之所以成功的人不可超越,是因为不成功的人只懂得盲目追求!苏格拉底说过:“认识你自己!”人只有认清自己,认清现实,才会有摘取理想之星的可能!其实,理想的距离远大于现实!要实现理想,首先要征服现实,做一个敢于实践的人。
关键词二:责任
青春代表着激昂,写满了无畏,它朝气蓬勃、勇往直前,但是又有多少人能意识到,只要是生命就要承担重负,这种重负就是责任。责任是有形的,又是无形的,它存在于生活的每个细节之中。责任不是口号,也不是心血来潮,而是真切的实际行动。
“天下兴亡,我的责任!”作为教育家,高振东要教会我们爱国、理智、礼貌、守法、有公德心……然而,在一次关于责任的抽样调查中,中学生的责任意识偏低,价值取向明显具有“讲求回报”的功利化倾向。在“如果有人在街上需要救助,你会怎样?”的回答中,有21.6%的人选择了“与自己无关”和“心里同情但不会去帮助”。在“你努力学习主要是为了什么”的问题中,回答“实现自我价值”和“考一个好大学”的分别占40.4%和32.5%,只有19.3%的人认同“为国家和社会多做贡献”。这一个个惊人的数字在拷问我们的良知,也在计算责任的重量。我们真的缺少责任感吗?
也许我们年轻,但年轻不是理由,周恩来少年时就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雄心壮志,而我们呢?离家出走的孩子,你将如何面对四处找你的亲人?触犯法律的少年,你将如何承受父母的泪水?还有那躺在病榻上的孱弱身体,难道为了一时的冲动,你就要撒手人寰?承载生命的责任,不仅是为了自己,还有家人和社会。责任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使命,它凝结了爱,爱无需表达,而要付之于行动。如果把爱比作一条长河,那么责任就是一面白帆,它行驶的方向就是爱的尽头。
关键词三:爱心
人之初,性本善,谁没有一颗同情心呢?然而,这还远远不够,还要将自己的爱传递给他人,使他人得到温暖。在家里,父母给予我们爱,这爱比山高、比海深;在学校,老师给予我们爱,这爱如春风细雨般滋润心田;在社会,也有许多爱从四面八方涌来,它就像潮水一样无法阻挡。接受了爱,还要付出爱,我们要用辨证的思维来看待青春,来体悟成长。其实,给予爱也很简单。当别人遇到困难时,伸出援助之手,拉他一下;当别人成绩下降时,主动分担他的痛苦,帮他提高分数;当别人陷入交际的泥淖时,可以充当调节者的身份,使他摆脱尴尬的局面。
你还记得那碗面吗?一碗面,温暖了一座城市。郑州一家刀削面馆老板李刚不幸患上骨癌,手术急需一大笔钱。在无奈之下,李刚决定在网上发帖求助,求大家外出吃饭时能去自家面馆,让妻子多挣点儿。真诚的话语得到网友们的回应与支持。不少网友开车前往,只为能提供一点不含施舍的帮助。一些志愿者主动过来当“伙计”,“不管吃碗面还是打个杂,就想力所能及帮点忙儿,希望爱的正能量更好地在城市传播。”没想到,一个帖子会产生如此强烈的反响,这件“奇闻”也印证了“世上还是好人多”的事实。一句“来我店里吃碗面”的呼唤,演绎出“一碗阳春面”的感人故事。人们用吃面的方式,献出一份爱心,也表达出对他人的尊重。正是爱与尊重,温暖了受惠者,让他们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情,并愿意自觉地把这种温情传递下去。其实,爱是最美的语言,一个眼神、一个问候、一次帮助,都有可能唤起沉睡的心灵,使之开始一段温暖的旅程。
关键词四:诚信
大家还记得“诚信老爹”吴乃宜吗?当无情的台风夺走了三个儿子的性命时,他不仅承受着失去亲人的痛苦,还兑现了还债的承诺。“人死债不烂,我儿子的欠条我都认。我一定会想办法还钱!”有人劝过他:“你都80来岁了,还不起债,别人也不能怪你。”吴乃宜却说:“做人要讲信用。儿子已经死了,我不能丢儿子的脸!”诚信是构建社会良好秩序的基石,也是做人的重要准则之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一个守信的人,无论遇到怎样的困境,也会兑现自己的诺言。
还记得那个扬州最美中学生吗?一天,徐砺寒不小心撞坏了私家车,并为车主留下了一张小字条致歉:“我是扬大附中一名学生,在今天中午的放学途中不小心弄坏了您的车。主要是一划痕及左后视镜。我无法及时赔偿,对不起。”当这位车主看到留下的道歉字条后,车主觉得社会上这种诚信的事太少了,因为孩子的主动道歉,他决定不要赔偿。 这件事虽然很小,却彰显了一个人的诚信指数。那些讲诚信的人会得到别人的尊重与谅解,相反,那些失信于人的人往往会遭到指责和批评。诚信无小事,它就体现在生活的细节之中,不能忽视。
作为学生,我们就要像徐砺寒那样敢作敢为,诚信做人!
关键词五:奉献
如何度过人生,让短暂的生命成为永恒?保尔·柯察金给了我们一个明确的答案:“人的一生应这样度过:当一个人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生命不仅要实现个人价值,还因为奉献而精彩!
作为一名演员,李连杰是令人羡慕的,而他创立的“壹基金”,及时救助遭受灾难的人,其更是值得尊重的。当一个人有足够的力量去帮助别人时,那就不要吝啬,主动伸出援助之手,会让别人感受到温暖。奉献,就要有强烈的责任心,有博大的爱心,爱岗敬业,助人为乐,吃苦耐劳。“时代先锋”郭明义、“感动中国人物”罗阳、“最美女教师”张莉丽、“最美孝心少年”路玉婷……他们默默地奉献着,给生命描上了重重的一笔。作为中学生,我们也要具有奉献精神。有些学生家境贫寒,需要别人帮助。那么,怎样做才能既帮助了他,又不伤害他的自尊心呢?物质上的给予也许太直接了,会让人感到有施舍的味道,那就在学习上多用心了。你可以帮他分析考试存在的问题,再结合具体的科目进行讲解,或者陪他一起做练习题。当他遇到困难的时候,多鼓励他,为他分忧解难,这也是一种奉献呀!奉献不是说说而已,而要变成实实在在的行动。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每时每刻做起,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中学生。
关键词六:感恩
人们都说岁月好像无情的流水,会把记忆冲得像鹅卵石一样光滑,但浓浓的亲情永远存留于心间。
要问世上什么最珍贵,那就是母爱。母亲养育了我们,并给予了无限的爱。这份爱是最值得珍惜的。一位姓刘的中学生说,一年冬天,她突患阑尾炎,看我疼得不行,母亲急得团团转,竟然背她下楼,然后打车去医院。“那时,父亲正在外地出差,所有的事都由母亲来跑,楼上楼下的,满头大汗。那一刻,我发现母亲憔悴了很多。母亲是最疼爱我的人,我该怎样回报她呢?”其实,母亲不需要回报,因为母爱是无私的。与此同时,那个高大的背影也不能忽视,他就是父亲。也许他不善言谈,也许他忙忙碌碌,也许他脾气暴躁……但那颗心是不变的!最近,湖南卫视推出一档真人秀父子互动节目——《爸爸去哪儿》,收视率节节攀升,在观众中产生巨大反响。节目以五位明星爸爸带着子女到偏僻村庄或条件较为恶劣的环境下生存数日,通过体验活动,来加深两代人之间的情感,向社会传递正能量。其实,爸爸已经为我们付出了很多,我们应该能感觉得到,更要懂得感恩。
感恩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情怀,更是一种品质。感恩家庭,这是生命的起点;感恩学校,这是增长知识的地方;感恩国家,只有国家强大了,生活才变得更美好。另外,我们还要感恩大自然,水、阳光、空气,让生命有存在的可能。
关键词七:文明
一个社会的文明水平,可以折射出这个社会的文明程度,而一个人如果不遵守社会文明,不仅会影响自身形象,还会影响到国家的声誉。这里先说一下不文明的现象。李鸿章出使俄国,在一个公开场合,恶习发作,随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国记者大加渲染、嘲弄,丢尽了中国人的脸。现在,又有很多国人喜欢在名胜古迹上“留名”,再一次触及文明的防线,让人汗颜。不乱扔纸屑,不随地吐痰,不乱涂乱画,不说脏话……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可有些人就是不注意,伤人伤己。
从小到大,我们一直在接受礼仪教育,讲起文明礼仪,很多人滔滔不绝。可是,看到校园里随处丢弃的饭盒、饮料瓶,听着个别人口里吐出的脏话,怎能不叫人痛心疾首呢?难道我们都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人”吗?明代大学者王守仁说过:“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个本体、一个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们接受文明教育,却吝啬于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这跟从来没有接受过社会教育有什么区别?鲁迅说过:“中国欲存争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其中的“立人”,就是要完善自我思想和文明修养。文明修养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后天不断完善的。所以,我们先要致力于读书求学,完善自身的认知水平;认知到达一定水平,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了分辨是非的能力,就要端正自己的态度,不违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言行符合道德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