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第二传说是留念伍子胥,伍子胥对我们来说都不生疏,在以往的前史书中也都看过。

伍子胥(?—公元前484年),春秋晚期吴国大夫、军事家,名员,字子胥,楚国(今属湖北监利)人之子胥父伍奢为楚平王子建太傅,因受费无忌谗害,和其长子伍尚一同被楚平王杀戮。伍子胥逃到吴国,成为吴王阖闾重臣。公元前506年,伍子胥带兵攻入楚都,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以报父兄之仇。

吴王阖庐身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昂扬,攻无不克,越国大北,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主张,应完全消除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毁谤栽赃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舍生忘死,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身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戎行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身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而相传端午节亦为留念伍子胥之日。

在伍子胥身后9年,吴国公然为越所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