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一求

从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至今,硅谷,这块从旧金山向南到圣何塞,大概纵深100公里的平坦谷地始终是全球最为活跃的创新热土,数十年的风云激荡里英豪辈出,异彩纷呈,这片土地也因此变得极为厚重,硅谷的创业史,是一部科学技术的发展史,一部精英辈出的英雄史,更是一部创新文化的传承史。

硅谷之根:特曼、惠普以及仙童

1976年,49岁的罗伯特·诺伊斯(Robert Noyce,集成电路发明者之一,仙童半导体公司和英特尔共同创立者之一)接到了一个陌生来电,一个稚嫩的声音向他请教有关于硅谷的历史和创业经验。电话的那一头是21岁的乔布斯,那一年,他的苹果公司刚刚创建。

这样的电话交流在以后的十几年中成为常态,有时,诺伊斯不得不深夜接听乔布斯的来电,尽管有些不情愿,但这并不影响他与乔布斯之间的忘年交情。

不仅仅是诺伊斯,包括安迪·葛洛夫(Andy Grove,英特尔联合创始人之一)在内的许多老一代硅谷企业家在内,乔布斯都曾花大量的时间向他们取经,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如今的马克·扎克伯格身上。

这些伟大的“传奇”都懂得一个道理,不懂得硅谷历史,就无法在这里独善其身和看清未来。

很多人认为,“硅谷之父”的头衔应该属于美国著名电子学专家弗雷德里克.特曼(Frederick Emmons Terman)。二战结束后,特曼回到母校斯坦福大学,出任工程学院院长。特曼率先洞见到科研院所的创新力量与资本联手,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和市场商机的巨大价值,于是将圣克拉拉谷靠近大学和研究院,一些战后闲置的工业建筑盘下,建立了斯坦福工业园(Stanford Industrial Park ,后来改称斯坦福研究园Stanford Research Park ).,专门吸引高科技企业前来“筑巢”。

如果按照现在的说法,最初的硅谷简直就是一个集“产、学、研、用”于一体的高科技产业园区,而且也根本不是什么政府的规划行为,完全凭借特曼教授的一己之力,这着实不易,几十年后其象征性收费,为创业者提供合适创业环境的理念和思路正在中国的各大创业园区得到广泛借鉴。

一般认为第一个硅谷孵化产品是惠普公司(HP)。其中H是比尔.休利特(Bill Hewlett),P则是戴夫.帕卡德(Dave Packard),两人都是斯坦福大学电气工程专业的学生,特曼是他们的导师以及赞助商。1939年在帕卡德家车库中,惠普公司成立,启动资金只有538美元,这家不起眼的“车库公司”从精密音频振荡器起家,并迅速抓住商机崛起壮大,惠普后来搬入斯坦福研究园区,并在80年代之后壮大一时。如今帕卡德家的车库已成为加州政府所官方认证的“硅谷发祥地”,成了加州的历史地标,这也是第一家硅谷纯民营高科技企业。

在惠普为硅谷做出的诸多贡献中,有一个不得不提,就是对乔布斯的影响。

乔布斯从小就生活在“硅谷”附近,邻居都是“硅谷”元老——惠普公司的职员,在这些人的影响下,乔布斯从小就很迷恋电子学。一个惠普的工程师看他如此痴迷,就推荐他参加惠普公司的“发现者俱乐部”。在一次聚会中,乔布斯第一次见到了电脑,他开始对计算机有了一个朦胧的认识。后来乔布斯毛遂自荐获得了在惠普暑期实习的机会,并在那里认识了沃兹尼亚克(Steve Wozniak),二人在1976年共同创立了苹果公司。

1955年,晶体管的发明者之一威廉·肖克利(William Shockley)回到了家乡——硅谷附近的帕洛阿尔托创办公司。这位曾经得过1956年的诺贝尔奖的杰出学者将大批青年才俊招致麾下,罗伯特·诺伊斯便是其中之一。

遗憾的是,威廉·肖克利并不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有那么一点持才傲物和独断专行,这让大量的优秀人才急迫想加入他的公司后又急迫地想离开。于是仅仅一年之后,公司变引发了人事地震,包括诺伊斯、戈登·摩尔在内的八名业务骨干集体“叛逃”另立门户,成立了鼎鼎大名的仙童半导体公司(Fairchild Semiconductor),这家被称为“特曼孵化器最成功产品”的公司几年后就变成了更出名的孵化器,在他们直接或间接推动下,一个个硅谷鼎鼎大名的品牌诞生了:英特尔、AMD、亚马逊、康柏……成为硅谷最重要的产业链。80年代初出版的著名畅销书《硅谷热》(Silicon Valley Fever)写到:“硅谷大约70家半导体公司的半数是仙童公司的直接或间接后裔。”

今天硅谷的辉煌就是从这里起步,遍布硅谷的大小高科技企业或是“风险投资”所孵化,或是从斯坦福研究园走出。不断的创新演进的过程中,硅谷自身也在发生变化,60年代硅谷的主导产业是半导体,70年代是处理器,80年代又是软件,90年代则是互联网。而现在,是移动互联网和社交网络。

许多人认为,硅谷之所以在美国诞生,是因为美国素有“车库创业”的传统和文化,这种传统、文化才是硅谷真正的源泉。

硅谷之魂:开放自由的文化传承

在有些人看来,硅谷似乎就是一所大学(斯坦福大学)、一个科技园区(斯坦福研究园),和很多的资金(风投)组合而成。这是一种简单的“三合一论”,实际上,这样的模式在世界上大部分地方都能够得到实现复制和模仿,但这么多年丝毫没有动摇硅谷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地位,原因在于,硅谷形成的独特文化是成为发展以及独一无二的内生动力。

其实,自由的体制,开放平等,对创新的尊重和重视,以及对失败的宽容等等都是硅谷文化的显著特征。

在硅谷,创业是一种态度。三两个志同道合的好友在车库和地下室就可以开启创业之路。从比尔·盖茨到戴尔,从乔布斯到扎克伯格,为了实现自己的创业梦,他们敢于对大学说不。

如今,许多科技公司欢迎年轻人才,不要求员工获得大学学位。Facebook和谷歌等公司为青少年提供实习机会。Facebook去年聘用了一名18岁的实习生担任全职职位。雅虎在2013年以30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了19岁学生尼克·达洛伊西奥(Nick DAloisio)开发的自动新闻摘要应用Summly,达洛伊西奥现在是雅虎的产品经理。这个星期,keyword/keyword苹果keyword/keyword在iTunes商店推荐了20个由20岁以下开发人员编写的应用,称“这些新星人才证明了创新和创造能够超越年龄。”

一般来说,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会面临巨大的压力,其中一项便是失败后外界对自己的看法,而在硅谷,创业失败了一点都不是什么丢脸的事儿,一家公司没干成,再去干另一家公司。在硅谷流行这样一句话:Its ok to fail,即失败没什么。正是硅谷对于失败的宽容气氛,使得人人都想跃跃一试,开创新企业。

其实,乔布斯最早的在硅谷的时候,与创业者们会经常交流,他们每个星期五下午都会去酒吧喝啤酒、侃大山。有一次乔布斯就拿着一个小电脑给同行们介绍,结果遭到了大家的笑话,他的第一次创业是失败的。但硅谷有一句话,常失败、快失败、接受失败。传统的管理体制不追求创新,而是追求效率、效果,不会接受失败。所以,大企业很难培养创新的创业的人才,作为创新创业就要经常失败。

在硅谷,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观是“活着为了工作”(Live to work ),而在其他地方,则是“工作为了活着”(Work to live)。在硅谷,似乎人人都是工作狂,将工作视为乐趣,因为即使是百万、千万富翁,穿的是衬衫和牛仔裤,吃比萨,喝可乐,与常人并无二致。尽管美国的媒体常常吐槽扎克伯格等硅谷成功创业者的着装不够时尚不够酷,但是在硅谷就是这个样子,因为只有处在放松的状态,他们的灵感才能更有效地得到激发,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更加平等。

今年12月初,扎克伯格在女儿出生之际,宣布此生将捐出其持有的99%的脸书股份(现值450亿美元),目的是“让女儿长大后的世界变得比现在更好”。扎克伯格在招股书中的公开信中表示,自己创办Facebook并不是为了创建公司盈利,而是为了履行一个社交使命:让这个世界更加开放,更加紧密相连。如今的Facebook拥有超过10亿用户,扎克伯格早已身价百亿,成为全球最为年轻的富豪。但他的生活并没有发生什么巨变,这个亿万富翁依旧住着硅谷普通房子,开着普通日本车。他的消费与他的财富相比小得不成比例。

硅谷人才流动频繁,跳槽的情况常有发生。听说某人原来在A,后来跳槽到B公司。两年后又想回来,但觉得有点不好意思。A公司的人说,没有关系,我们非常欢迎。这在其他地方恐怕就比较难。在硅谷,有时候跳槽到另外一家公司都不用换停车场,因为停车场的这边是你原来工作的公司,而对面可能就是你将要去的公司。而与人才流动相伴的的则是信息的流动和知识的传播。

在硅谷工作的外国移民特别多。美国已是移民国家,但硅谷尤其吸引新移民。硅谷是多民族的大熔炉。如果任何地区人的才能的自然分布是相似的话,那么能更多吸引新移民的地方将不成比例地获得更多的聪明才智。在硅谷有两种新移民数量最多,一是印度人,一是中国人(包括来自台湾和中国大陆的)。

从1995年到2005年,硅谷52.4%的工程和技术创业公司都至少都有一位创始人是在美国以外出生的,这达到美国整体比率的两倍。像谷歌这样的企业园区简直就是联合国,他们的餐厅不再供应热狗,而是提供中餐和墨西哥菜,甚至还提供来自印度南部和北部的咖喱。

这是一种多元文化,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自由,并由此催生了创新。移民带来了对全球市场的理解,带来了不同环境中的各种知识,让硅谷与自己家乡建立了种种联系,从而共同造就了硅谷,让它缓慢进化而来:从单纯生产无线电和电脑芯片,变成了集合搜索引擎、社交网络、医疗设备和清洁能源等众多技术的科技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