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自行车遭遇文艺青年

余驰疆

巴黎人的“作”可是有名的:明明最爱睡懒觉,却能为了看一场画展早上四五点去奥赛美术馆排队;与公司、政府一言不合就罢工游行,跑到广场上静坐;在地铁站碰到乐团表演,跟着音乐就全体欢跃起来,跳了许久才发现上班迟到了……

最“作”的风景还得去塞纳河上看。这条巴黎人的母亲河自东向西流去,将城市分为两个大区:右岸是古老的宫殿群和商场,左岸是文艺的咖啡馆和大学城。河上一共36座桥,随便踏上一座,都能充分见识到巴黎的“作”。一次,我在玛丽桥右岸桥洞下遇见一位流浪诗人,非要我听他朗诵波德莱尔的诗。就这样,我一边看着对岸圣路易岛古老的建筑群和繁忙的车道,一边听着充满颓废主义的诗句。

巴黎的桥有两种欣赏方法,第一种是乘船游河。最好的乘船地点是埃菲尔铁塔码头,这里是巴黎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地下、地上、水上交通三合一。10欧元就能买到一张船票,每半小时一趟,基本游程为埃菲尔铁塔至圣路易岛河段,途经约20座名桥。这种方式走马观花,只能算是游客级别的“作”。

真正文艺的赏桥方式,当然得一步一个脚印,沿着塞纳河岸缓行。在河岸走一遭,就像看了一幅现代巴黎浮世绘:跑酷少年飞奔在城堡之间,流浪者在岸上搭建帐篷,刚从百货公司满载而归的时尚女郎……边走边看,这是巴黎城里人的“玩法”。

后来,亨利四世又在桥拱上复制雕刻了文艺复兴大师皮隆的381个面具作品。1607年,长232米、宽22米的大桥建成,成为巴黎第一座没有房子附建的桥,因此,又被称为“新桥”。

巴黎人民对新式大桥赞不绝口,街头艺人、旧书商、流动摊贩一齐拥到新桥上,整整两个世纪,这里一直是巴黎最繁忙的地段。吃喝玩乐也就罢了,巴黎人连拔牙都得在桥上。据说17、18世纪时,新桥上最时髦的职业之一,是摆摊做个拔牙人!也许,当患者对着壮丽的卢浮宫时,微风拂面,痛感也就没那么强烈了。

在新桥的右岸沿河散步,向西走不到10分钟,就到了下一座名桥——艺术桥。1802年,拿破仑下令效仿英式设计,在右岸卢浮宫与左岸艺术宫(现法兰西学会)中间建造了这座巴黎最早的金属建筑物。

对于许多外国游客来说,艺术桥更为人熟知的名字是“爱桥”。这座桥是许多情侣表达爱意之地,方式就是拿一把锁,锁在桥上。这种如今在韩剧里经常出现的桥段,最初来自于塞尔维亚。生性浪漫的巴黎人将这一“行为艺术”发扬光大。就连我这样的单身人士也常在艺术桥上被卖锁的黑人摊贩拦住。我问摊贩:“单身也能上锁?”他竟用一副毋庸置疑的口气回答:“当然,单身才要去锁住爱情啊!”

要说最有“女人味”的桥,就不得不提阿尔玛桥了。这座桥建成于1856年,是拿破仑三世为了庆祝阿尔玛战役胜利而建的,造型简洁,只在桥墩下用几个士兵雕像作为点缀。

如今,阿尔玛桥还有一个新的功能——测量水位。在桥下的雕塑中,有一座名叫“如阿夫”的轻步兵雕像,它是由著名雕像家迪鲍尔制作的,现在成为塞纳河水位的标记:当塞纳河的水面到达“如阿夫”的脚部时,政府就会关闭河堤的人行通道;当水到达轻步兵雕像的大腿时,河流内便不可通航。前不久,塞纳河泛滥,河水一度涨至腰部,淹没了半座城。巴黎人却不以为意,反而在桥上拿出手机记录下“看海”盛景,还不忘用那句国民口头禅自我安慰:Cest la vie(这就是人生)!

这就是巴黎人“作”出来的人生。过去他们在桥上看书、拔牙,如今在桥上示爱、“看海”,400年来物是人非,唯一不变的就是这城市的文艺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