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是太阳的节日,我国还有一个是月亮的节日,就是中秋。端午节是在正午过,是驱邪的节日。太阳能够驱邪嘛。转眼间端午节又要降临,古时候的人们把端午看成是毒日、恶日,跟着时间推移,至今依然撒播和保存了许多在端午这天驱邪、解毒、求安全的习俗,比方饮雄黄酒……世易时移,现代人该怎么在这一天“辟邪”祈福?咱们来看看古代人“驱邪”的办法。
端午在古代被以为是“恶日”
在先秦时代,普遍以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相传这天邪佞当道,五毒并出。据《礼记》载,端午源于周代的蓄兰沐浴。《吕氏春秋》中《仲夏记》一章规则人们在五月要禁欲、斋戒。《夏小正》中记:“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大戴礼》中记,“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以浴驱邪以为重五是逝世之日的传说也许多。《史记·孟尝君列传》记历史上有名的孟尝君,在五月五日出世。其父要其母不要生下他,以为“五月子者,善于户齐,将晦气其爸爸妈妈。”《习俗通》佚文,“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论衡》的作者王充也记叙:“讳举正月、五月子;以正月、五月子杀父与母,不得举也。” 东晋大将王镇恶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镇恶”。宋徽宗赵佶五月初五生,从小寄养在宫外。
可见,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是普遍现象。可见从先秦今后,此日均为不吉之日。这样,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就是水到渠成的事。而且人们还避“端五”忌讳,称之为“端午”。
古代人过端午驱邪办法
1、取午时(11:00—13:00)水用器皿装好,放到神台24小时后,子山午向(坐北朝南)将器皿中的水放到午方(正南)窗下助财,放入坤方(西南)催文昌利脑利考虑。
2、将葫芦各放入震方(东屋)、乾方(西北屋)镇宅化煞,利子、利白叟健康。
3、将艾草插在门口,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种能够看病的药草。
4、淘米水放入几滴风油精洗净拖把,将宅内地上清扫洁净,卫生、醒脑、防蚊虫。